top of page

如何支持正面對心理健康困難的親友:給家人、朋友與選擇性家人的指南

  • 作家相片: Dr Tiffany Leung
    Dr Tiffany Leung
  • 8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9 分鐘

支持心理健康困難親友的實用指南|英國註冊心理學家建議


How to Support a Loved On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: A Guide for Families, Friends, and Chosen Networks

這篇文章是為所有正在支持親友、伴侶或重要他人度過心理健康挑戰的人而寫的。

無論你是家人、朋友、伴侶、同事,還是屬於「選擇性家人」(chosen family)的一份子,你都在對方的康復與幸福之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
然而,不論你與對方的關係多親近,支持正經歷心理困難的人都不容易 我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做,害怕說錯話,或者擔心幫不上忙。


好消息是,你可以用充滿同理心、尊重與關懷的方式,提供真正有意義的支持,同時照顧好你自己的心理健康。
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探討三個重要的支持方向:

  1. 學習與理解 親友的心理健康需要

  2. 提前規劃與尋找支援(同時照顧好自己與對方)

  3. 建立情感連結,用聆聽與肯定溝通


這些步驟,都是為了讓你的親友感受到:

  • 他們被理解

  • 他們值得被關心

  • 他們並不孤單


同時,這也是你學會在支持他們的過程中,保護並滋養自己的情緒韌性。


如果你正在尋找個人化的支援,或想了解心理學家會如何引導這個過程, 歡迎瀏覽我的心理治療服務頁面與我聯絡

本文提供了一些起點,幫助你在學習、規劃與關係互動中,以同理與關懷作為基礎展開行動。


支持心理健康困難親友的實用指南|英國註冊心理學家建議

學習與理解:為何認識心理健康能幫助你支持親友


當我們身邊重要的人正在經歷心理健康困難時,最有力量的第一步,就是去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真實面貌。

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,會展開一段深刻的學習之旅,了解:

  • 不同心理困難的表現與影響

  • 如何識別早期的徵兆

  • 不同康復路徑與支持方式


記住:心理健康困難並不是單一模樣。

抑鬱、焦慮、創傷、神經多樣性(如 ADHD、自閉症)、學習困難、人格困擾,甚至精神分裂症,每一種都會在情緒、行為、社交上有不同表現。


因此,理解心理健康不是拿著一張固定地圖去對照,而是培養對親友獨特經驗的敏感度


學習心理健康時,你可能會發現:

  • 支持 A 的方式,不一定適合 B

  • 不同狀況有不同的需要、風險與優勢

  • 量身定制的學習(針對親友的情況)會讓支持更有效、更有同理心、更尊重


這個學習過程需要時間,也可能讓你感到壓力或不確定:

  • 「我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」

  • 「我怕自己做錯。」


請放心,這是正常的。你不需要在一夜之間變成心理健康專家。

真正重要的是:保持開放、好奇與耐心,同時對自己和對方溫柔以待。


🌿 你為了理解而踏出的每一步,都是一種關懷的行動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今天就試著選擇一個與你親友狀況相關的主題(例如:創傷、焦慮、精神分裂症),讀一篇可信的短文或看一段影片,並記下一件幫助你更理解他們的事。

了解心理健康:明白背後的「原因」如何幫助你支持摯愛的人
了解心理健康:明白背後的「原因」如何幫助你支持摯愛的人

向專業人員與經驗故事學習:你並不孤單

學習心理健康的路,不必孤軍奮戰。

你不需要自己摸索所有的答案。


為自己尋求支持,是一種力量,不是軟弱。

你可以考慮:

  • 向專業人員請教,包括醫生、心理學家、社工或治療團隊成員

  • 提出真誠、簡單的問題,例如:

    • 「在他們的經驗中,有什麼是我應該特別注意的?」

    • 「在這種情況下,我應該留意哪些徵兆?」

    • 「我該如何在照顧他們的同時,也照顧好自己?」


許多專業人員都樂於回答這些問題,因為他們知道一個有力量、知情的支持網絡,對康復至關重要


與此同時,你也可以從他人的故事中找到啟發與希望:

  • 閱讀其他人走過類似經歷的故事,帶來安慰、肯定與盼望

  • 參加支持小組(線上或線下),讓你發現你的疑問與掙扎其實很多人也經歷過


🌿 這是一種安靜卻深厚的力量,明白自己是關懷社群的一部分,即使每段旅程都獨一無二。


🌿 在群體中學習能讓你更堅韌,而你的成長,也能反過來支持並滋養你所關心的人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下次與專業人員見面前,準備兩個小問題來問,例如: 「什麼徵兆代表我的親友需要更多支持?」 「我該如何支持,才能不讓他們覺得壓力過大?」

隨著你對心理健康的理解逐漸加深,同樣重要的是要記住:你不必獨自走完這段路。


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探討,如何同時加強對親友與對自己的支持力量。


如何透過實用建議、情感調適、文化敏感度與自我照顧策略,支持正面對心理健康困難的摯愛之人。

沒有一種支持方式適合所有人

支持系統沒有通用版本on overcoming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

支持可能來自:

  • 生物意義上的家人

  • 親密的朋友

  • 伴侶

  • 同事、鄰居

  • 或「選擇性家人」(chosen family): 那些我們選擇作為情感支柱的人


不同的關係會影響我們的支持方式:

  • 伴侶的支持方式,會不同於兄弟姐妹

  • 選擇性家人的支持感受,可能與父母不同

  • 一個文化中被視為貼心的舉動,在另一個文化中可能被認為過於干涉


重要的是,要去探索什麼方式對你和你的親友最合適,而不是依照傳統角色標籤去假定一種固定的模式。


文化背景也會塑造我們對心理健康與支持的看法:

  • 在某些社群(尤其是非西方文化)中,情緒困難可能不會被公開討論

  • 有些人會透過行動(例如提供實際幫助、陪伴)表達關心,而不是用言語談感受

  • 界限感各異:有些文化鼓勵緊密參與,有些則更重視隱私與獨立


在提供支持時,有三件事很重要:

  1. 承認對方的文化背景與舒適範圍

  2. 保持開放,接納不同的關懷方式

  3. 尊重愛與陪伴的多樣表達


💡 這樣做的核心,是讓對方感到被理解、被尊重,而不是被迫接受一種不屬於他們的模式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想一想: 我的文化,或對方的文化,如何影響我們表達支持的方式? 我的第一反應,是透過交談、行動,還是靜靜陪伴? 試著直接問對方:「現在,哪種支持方式對你最有幫助?」

🌱 認識到每段關係與文化背景的獨特性,能幫助你邁向下一步:

以尊重且貼近的方式,學會詢問你的親友,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。


如何詢問與提供支持

最有效的起點,往往很簡單:

直接問對方

「現在我可以怎麼幫你?」


幫助可以有很多種形式:

  • 協助處理實際任務(採購、家務、藥物、預約)

  • 提供傾聽的耳朵,而不是催促他們「保持正面」或「趕快好起來」

  • 定期關心,即使得到的回應是「今天不行」,這個心意依然重要


感到不確定或挫折是正常的,特別是當幫助被拒絕時。有時,對方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困難;也可能因為壓力過大,而抗拒支持。

這些時刻,需要的是溫柔的堅持與智慧的判斷

  • 什麼時候該鼓勵尋求專業協助?

  • 什麼時候該給予空間?

  • 什麼時候該只是靜靜陪伴,而不要求回應?


記住:你也可以向專業人員請教如何提供最合適的支持。

在面對這些選擇時,你並不孤單。


🌿 仔細聆聽他們的暗示,能幫助你調整支持的方式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下次關心時,可以提供兩個選擇: 「你想要我幫你處理一下[任務],還是今天陪你聊聊天就好?」

這會讓支持更像合作,而不是強加。


🌱 有時,提供幫助並不是要解決問題,而是傾聽隱藏在背後的情緒。

讓我們一起探討,如何透過肯定情緒(而不僅僅是經歷本身)來深化情感連結。


如何向正面對心理健康困難的摯愛之人提出與提供支持

專注於傾聽感受,而非糾正經歷

心理健康困難,可能影響一個人看待自己、他人與世界的方式。對方可能會說出一些痛苦的想法,例如:

  • 「沒有人在乎我。」

  • 「我就是個失敗者。」


此時,比起糾正事實,更重要的是聽見背後的情緒

不要急著說:「不是這樣的,大家都很關心你!」

試著改成:「聽起來你現在覺得很孤單,這一定很難受。」


🌿 感受是真實的,即使經驗可能被扭曲。

肯定感受,可以建立信任與情緒安全感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

當對方表達痛苦想法時,溫柔地反映你聽到的情緒:

「聽起來你覺得很[孤單、絕望、壓力很大],我在這裡陪你。」


肯定情緒的真實性,而不強化不準確的信念。

這樣能引導對方保持開放,而不是陷入防衛,從而為信任與療癒創造空間。



提醒希望與力量

在心理困境的高峰期,希望可能會顯得遙遠甚至不可能。

對方可能會暫時忘記自己的力量、喜悅,或曾有的連結感。


你可以溫柔地協助他們:

  • 提醒一些小成就或快樂時刻

  • 在他們暫時忘記時,替他們保留力量的記憶

  • 鼓勵回到曾帶來喜悅的小習慣,例如散步、畫畫、與人連結


並非每次提醒都會被接受,這沒有關係。 有時候黑暗太濃,聽不進去也很正常。

但相信這些希望的種子是有力量的。 當對方準備好時,這些記憶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自己。


🌿 希望是脆弱的,但可以被溫柔守護,慢慢回到生命裡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當對方看起來準備好時,輕輕提起一個正面的回憶或力量: 「我記得你很喜歡[活動],那份喜悅還是你的一部分。」

把握希望並慶祝優勢,能成為有力的錨點。

在守護希望的同時,也可以透過深思熟慮、富有同理心的規劃,為即將到來的困難時刻做好準備。


在支持摯愛之人度過心理健康危機時,最有力量的策略之一,就是提前為充滿挑戰的時刻做好規劃。

提前規劃:面對心理健康危機

其中一個最有力量的策略,是在情況穩定時,提前為挑戰時刻做準備

當對方狀態穩定時,可以一起討論:

  • 早期預警訊號

  • 可採取的步驟(聯絡醫生、心理學家、可信賴的人)

  • 當危機中失去判斷力時,彼此同意的安全且善意的行動


有計劃,能在危機中減少恐慌、混亂與罪惡感,為雙方帶來清晰感。


🌿 規劃是一種愛的行動,它帶來的是安全感,而不是悲觀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可以問對方: 「你願意我們一起做個小計劃,以防未來需要更多支持嗎?」

支持他人度過心理健康困難,是一種深刻的關懷行動,但若要提供持久的支持,你必須同時照顧好自己。

現在,讓我們一起思考:為什麼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並非自私,而是必不可少的。



照顧自己

支持別人,是一種深刻的慈悲行為。但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,長期下來可能會耗盡心力。

照顧自己並不自私。你的韌性,是你能給對方的最大禮物之一


優先自我照顧,意味著:

  • 尋求自己的支持(心理諮詢、支持團體、可信賴的朋友)

  • 允許自己休息、補充能量

  • 接納自己的極限,並以善意面對


記住正如你的親友值得被善待與關懷,你同樣也值得如此對待。


🌿 你的身心健康,會直接影響你支持對方的力量。


🌱 實用小貼士 今天為自己做一件小小的照顧行動: 散步、吃一頓營養的餐、與信任的人談一談。

在你支持正經歷心理健康危機的摯愛之人時,自我關愛同樣是重要的一環。

結語反思 如何支持親友心理健康

在支持親友度過心理健康困難與挑戰的過程中,你不必擁有所有的答案。

更重要的是,你能以同理心、耐心、文化理解與希望,與他們並肩同行。

你的陪伴,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。

透過學習、傾聽、肯定,以及照顧好自己,你已經在做一件極具療癒力量的事。


🌿 你是圍繞著親友的力量圈的一部分,而這個圈子,也可以把你包括在內。

如果你正走在這條路上,請記得,你並不孤單。

支援同樣可以屬於你,透過資源、專業協助與社群關懷,你也能獲得力量與安慰。


尋求更多支持

💬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重要他人正在面對心理健康挑戰,並希望獲得個人化的支持,請記得你並不孤單。

梁博士(Dr Tiffany Leung)提供具文化敏感度、由心理學家帶領的心理治療與諮詢服務——無論你是想學習如何支持他人,還是正在走自己的情感療癒之路,都能在這裡找到指引與陪伴。


如何支持親友心理健康

🌿關於作者|梁博士

我是英國註冊心理學家(HCPC-Registered Chartered Psychologist),擁有超過十三年的心理治療、教練與自我成長經驗,並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諮商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。

我同時於英國國民保健署(NHS)及私人執業中提供服務,以英語、廣東話與普通話,支持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來訪者,幫助他們達致情緒健康與個人成長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