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取消、更改與退款政策

生效日期:2024 年 10 月 13 日

適用範圍: Dr Tiffany Leung 所提供之線上心理治療、教練輔導、伴侶/家庭治療及臨床督導服務

更新日期:2025 年 10 月 25 日


1. 政策目的與範圍

Tiffany Leung 心理服務理解生活中難免有突發狀況。此政策旨在確保預約安排的公平、透明與高效,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,保持富有同理與包容的彈性。
此政策適用於所有已預約之服務(包括個別預約及預付套票課程)。

2. 定義

  • 取消(Cancellation): 客戶放棄已預約的時段。

  • 更改(Reschedule): 客戶將原預約改至其他日期或時間。

  • 未出席(No-show): 客戶未提前通知而未出席會談。

  • 遲到(Late Arrival): 客戶於原定時間後才加入會談。

3. 客戶取消政策

  • 通知期限: 需於預約開始前 24 小時以上 通知。

  • 收費標準:

    • 提前 ≥24 小時取消 → 不收取費用。

    • 少於 24 小時通知 → 收取 100% 會談費用。

    • 未出席(No-show) → 收取 100% 會談費用。

  • 取消方式:
    請以電郵 admin@tiffany-leung.com 聯絡(建議方式),或透過預約系統操作(若可行)。
    所有時間以 英國倫敦時間(Europe/London) 為準。

4. 預約更改政策

  • 提前 ≥24 小時通知: 可免費更改,視可用時段而定。

  • 少於 24 小時通知: 請電郵至 admin@tiffany-leung.com
    若無法安排合適的新時段,則可能視為取消並收取原會談費用。

  • 預付套票課程: 若遲更改或未出席,該次會談將從套票餘額中扣除。

5. 遲到與時間管理

  • 所有會談將於原定結束時間準時結束,以保障其他客戶權益。

  • 遲到不會減少收費。

  • 若遲到超過 15 分鐘,該次會談可由 Dr Leung 酌情視為「未出席」。

6. 治療師取消或延誤

  • 若因病假、突發事件等原因需取消或更改會談,Dr Leung 將盡快通知,並提供以下選項:

    • 重新安排時間,或

    • 退回已繳之會談費用(由客戶選擇)。

  • 若 Dr Leung 延誤,會盡可能補足原定時間,或提供部分退款/抵用額。

7. 線上技術問題(Telehealth)

  • 請確保您有安靜私密的環境及穩定的網絡連線。

  • 若發生技術問題:

    • 將嘗試重新連線,最多 10 分鐘;

    • 若無法恢復,將改以電話或其他雙方同意的方式繼續;

    • 若仍無法完成,剩餘時間將免費改期。

  • 若問題源自客戶端且導致會談無法進行,該次會談仍可能按取消政策收費。

8. 退款政策

  • 可退款情況:

    • 提前 ≥24 小時取消的預付會談;

    • 治療師主動取消的會談。

  • 不可退款情況:

    • 少於 24 小時取消、未出席、或因客戶遲到導致時間損失。

  • 退款方式與時限:

    • 退款將退回至原支付方式,約 5–10 個工作日 內完成(視銀行或付款平台而定)。

  • 信用卡爭議:
    若有異議,請先直接聯絡我們處理。未經事前溝通的無理退款爭議可能產生行政成本。

9. 保險與第三方付款

若您的會談由保險公司或第三方資助,若其拒付或不涵蓋遲取消/未出席費用,客戶需自行承擔餘額。

10. 彈性與包容支持(Flexibility & Inclusion Support)

Dr Tiffany Leung 理解每位客戶的處境皆不同, 包括健康狀況、身心障礙、照顧責任、文化義務、或時區差異。
若您需要額外彈性或合理調整(reasonable adjustments),歡迎事先聯絡我們討論。

本服務秉持包容與尊重差異的理念,Dr Leung 將盡力與您共同協商,在不影響整體公平性的前提下,提供適切支持。
請以電郵 admin@tiffany-leung.com 與 Dr Leung 保密討論您的需求。

11. 緊急或特殊情況

若突發疾病、危機事件或不可預期的情況導致無法出席,請儘早通知 Dr Leung。
在合理及有證據支持(例如醫療文件)下,可由 Dr Leung 酌情免除費用。

12. 取消與更改方式

📧 電郵: admin@tiffany-leung.com
📞 電話: 0161 850 3557
請提供您的姓名、原預約日期/時間及希望更改的時段。

13. 政策準則與檢討

本政策符合 HCPC、BPS 及 UK GDPR 之專業標準,並與下列文件共同運作:

本政策將每年檢討一次,或於相關法規與實務更新時即時修訂。

bottom of page